从张晓刚看当代艺术市场前景
 

 

  今年以来艺术品市场分歧最大的品种,当属中国当代艺术。2009年拍场风云再起,却没有当代艺术的份,价跌量减近两年时间,仍无反弹迹象,今年各大拍场油画雕塑专场成交普遍在六成左右——这是拍卖公司的心理底线。

 

  当代艺术市场不振原因很明显,第一是前几年价格被炒作过高。比如列中国当代艺术“天王”之首的张晓刚,1998年一张画拍到16万元,今年同样尺幅和题材的作品拍到482万元,11年涨30倍;2002年在北京拍出92400元的的大家庭系列作品《兄妹》,2003年转手在香港拍到了449400元,一年暴涨5倍。

 

  二是当代艺术紧贴西方现代艺术理念,本来以外销为主,价格暴涨是国际资本幕后运作的结果,但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庄家资金不济,只得先行搁置以求自保。市场此时转向东南亚藏家,但新藏家明显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价格重新定位的要求,况且,跟亚洲当代艺术出色的日本、韩国、印度相比,中国当代艺术价格仍然过高,因此存在比价效应问题。

 

  三是价格暴涨导致当代艺术的销售热、生产热,而今西方庄家抽跳板,销售环节悬空,但国内当代艺术的生产并未同步下降,导致供过于求。

 

  目前,市场人士对当代艺术前景判断发生明显分歧。力挺派仍坚持认为经过价格大幅下调,时间跨度达两年之久,随着中国经济见底回升,当代艺术随时有可能再度拉升;持反面意见者认为,当代艺术的学术价值判断混乱是市场混乱的基础,不理清当代艺术究竟“姓什么”的本质问题,市场难言见底。

 

  最后以一连串的数字提供前景参考,同样以张晓刚为例。在拍场上,张晓刚目前的平均成交比率为84%,其中,2003年以前,张晓刚作品的炒作尚未开始的五六年时间里,市场共拍卖张晓刚作品仅9幅,有4件流拍;2004年上拍4幅,全部成交,2005年上拍11幅,流拍仅1幅,2006年上拍量剧增至56幅,流拍仅3件,成交比率94%;2007年上拍81幅,流拍14幅,2008年上拍也是81幅,流拍22幅,成交比率逐渐下降到了73%;今年上半年,上拍数量缩减至14幅,仍流拍4幅,成交比率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有走平迹象。从成交价格上看,2007年至2008年间最高,目前已经迅跌落至最高点的三分之一位置,但仍相当于炒作开始时的2005年水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