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检验
——“发现之旅——青岛油画邀请展(2)”观感
如果这样下去,2007年真的将成为青岛美术界的“油画年”——从“2007当代油画邀请展”到今天的“发现之旅——青岛油画邀请展(2)”,只用了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展览也可以是有生命的,尤其对于这样一个系列展而言,在春天,它首次向人们呈现“青岛油画的另一种表情”;在这个夏季,它再次向关心青岛油画的人们传达一种清凉的语言。生如夏花,跟随四季的轮转,我们似乎可以期待秋天的果实。
其实,这样的一种状态并不简单源于组织者的坚持与奉献、参展者的勤奋与热情。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是中国当代油画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艺术品市场中“井喷”式的发展,油画作品拍卖连创天价,油画家被推向前台,风头尽掩此前火爆的中国传统书画。这是艺术的规律,更确切说是艺术市场的规律,艺术与商业在今天已密不可分。它们的强烈共振必然不可避免地波及到我们这次展览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虽然他们未必明确觉察,但依然可以使人们借此感知青岛油画自己的声音与传达方式,这个系列展由此而被赋予了一种历史的使命感。
从一个地域艺术群体性角度来说,青岛油画还不能妄谈建树,我们的努力也许可以称之为“发现之旅”——发现和梳理属于油画家个体的以及属于这座城市油画的性格和风貌,这才是青岛油画开放对话乃至未来崛起的前提。尼采说: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如何辨认出自己,正是艺术家们痛苦和焦虑的所在,当然也包括青岛的油画家们,我们的“发现之旅”就是从个体与群体的层面去解决这重要的“第一件事”。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两次展览的参加者会有较大的出入。对参与者来说,每一次展览都是激励、碰撞、调整、检验的一个过程,有压力提升,当然也有迷失彷徨,坚持“发现之旅”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与第一次展览14位油画家所体现出的非职业身份和回归诉求不同,此次展览的20多位油画家,大多为来自专业院校的中青年教师以及社会上的准职业画家。他们对油画语言、题材和修辞手法的选择把握相对更加精致成熟,在文化性和专业性方面有着共通的特点。
从参展作品来看,有别于第一次展览的驳杂多元,这次展览显得相对简约清晰,站在技巧层面之上,每位油画家分别从题材选择、语言选择和观念选择等方面来树立自己的个性化面目。虽然选择切入的层面不同,但无疑都具有了增强辨识性的效果,这是一种进步。在作品的精神与品格方面也有更加深入的体现,立足于当下中国文化生活的主题图像的选取和修辞方式,表现了这批中青年油画家对生存环境敏锐的感觉和旺盛的创作精力。在当代油画迈过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抄袭式”的新潮油画阶段,从而进入到本土化的精神表现境界之后,青岛油画家们同样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意识。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参加过第一次展览的画家们的作品质量,在这次展览中有了明显的提升,经历过碰撞、思考和痛苦的自我否定过程之后,他们的作品在表现图像选取、表现观念深化以及个人面目强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那些更加深厚的画面背后,仿佛可以读出破茧之后的深深愉悦。这就是展览的功效,集中突击创作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艺术创作的理想,但对于语言锤炼和风格成熟绝对是快捷而实用的。
当然,笔者以为这次展览一个更大的收获是主题系列作品的集中出现,它揭示出画家们对艺术的反思成果绝不是瞬间浅显的,这为本次展览的精神价值体现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个油画展的系列展出迎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迎来了更多师长的支持,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何进行不断地超越将会是摆在组织者和参与者面前越来越沉重的问题,如何消化展览的成果也需要个体和群体持续付出艰苦的努力。根植于地域文化的背景之上的青岛油画,如何在全国乃至全球化语境下与本地资源深度结合,从而体现真正有价值的个性与共性,更是一个人甚至少数人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也许一个展览不能承载如许之多,但我们远未成熟,“发现之旅”注定不是轻松可就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现实。
张逸之
2007年6月15日凌晨